
尽瘁祁山 选段剧情介绍
晋剧《尽瘁祁山》是一部以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为主角的传奇剧目,讲述了诸葛亮为了实现“鞠躬尽瘁,死而后已”的忠诚精神,为国家和民族付出一切的故事。该剧通过诸葛亮的一生,展现了他的智慧、勇敢、忠诚和担当,以及他对国家和民族的深沉感情。
剧情简介:
第一幕:诸葛亮出山
蜀汉建立之初,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辅佐。诸葛亮答应刘备,为国家和民族尽心尽力。刘备临终前,将儿子刘禅托付给诸葛亮,希望他能够辅佐刘禅治理国家。诸葛亮发誓要实现“鞠躬尽瘁,死而后已”的忠诚精神。
第二幕:草船借箭
曹操大军压境,东吴孙权向蜀汉求援。诸葛亮答应孙权,但要求孙权先提供十万支箭。孙权答应了诸葛亮的要求,但时间紧迫,无法完成。诸葛亮想出了一个巧妙的办法,用草船借箭。他命令士兵在江边扎草人,然后在雾天驾草船前往曹军大营。曹军误以为是敌军来袭,纷纷射箭。草船上的草人被箭矢射满,诸葛亮成功借到了十万支箭,并如期交给了孙权。
第三幕:空城计
曹操得知诸葛亮已经准备好了粮草和兵力,决定亲自率领大军攻打蜀汉。诸葛亮得知曹操的计划后,决定采用空城计来迷惑曹操。他命令士兵将城门大开,自己则坐在城楼上弹琴。曹操见状,怀疑有埋伏,不敢轻易进攻。最后,曹操被迫撤退,蜀汉成功抵挡了曹操的进攻。
第四幕:七擒孟获
蜀汉与南蛮部落孟获结盟,共同对抗曹魏。然而,孟获却因为不满待遇而背叛蜀汉。诸葛亮决定再次出兵南蛮,将孟获捉拿归案。他采用了七擒孟获的策略,先后七次将孟获捉住,又七次放走。最后,孟获被诸葛亮的智慧和仁爱所感动,重新归顺蜀汉。
第五幕:五丈原之死
诸葛亮在五丈原病逝,临终前嘱咐刘禅要继续发扬光大蜀汉的事业。刘禅悲痛欲绝,誓要继承诸葛亮的遗志,为国家和民族付出一切。
经典台词:
1. 诸葛亮:“鞠躬尽瘁,死而后已。”这句话成为了后世对忠诚精神的最高赞美。
2. 诸葛亮:“人生在世,得遇知己足矣。”这句话表达了诸葛亮对友情的珍视和重视。
3. 诸葛亮:“智者千虑,必有一失;愚者千虑,必有一得。”这句话告诉我们要善于总结经验教训,不断提高自己的智慧。
4. 诸葛亮:“兵者诡道也。”这句话揭示了战争中智谋的重要性。
5. 诸葛亮:“天下兴亡,匹夫有责。”这句话强调了每个人都有责任为国家和民族的兴衰负责。